塑料的可延展性是表示塑料在一個或兩個方向上受到壓延或拉伸時變形的能力。利用塑料的可延展性,可通過壓延或拉伸工藝生產薄膜、片材和纖維。塑料的可延展性來自線型聚合物大分子的長鏈結構和柔順性。
什么是塑料的可延展性
固體聚合物在Tg~Tf(或Tm)溫度范圍內受到大于屈服強度的拉力作用時,就產生高彈變形,在變形過程中聚合物結構單元(鏈段、大分子和微晶)因拉伸而開始取向。隨著取向程度的提高,大分子間作用力增大,引起聚合物黏度升高而出現“硬化”的傾向,變形亦趨于穩定而不再發展,這種現象稱為“應力硬化”。當拉伸應力增大時,聚合物因不能承受應力的作用而破壞,這時的應力稱為拉伸強度或極限強度。變形的最大值稱為斷裂伸長率。
塑料的可延展性取決于本身產生塑性變形的能力和應變硬化作用。變形能力與固體聚合物所處的溫度有關,在Tg~Tf(或Tm)溫度區間聚合物分子在一定拉伸力作用下能產生塑性流動,以滿足拉伸過程材料截面尺寸減小的要求。
對于半結晶聚合物,拉伸在稍低于Tm下的溫度進行,無定型聚合物在接近Tg的溫度進行。適當升高溫度,塑料的可延展性進一步提高,拉伸比可以更大,甚至一些延伸性較差的聚合物也能進行拉伸。通常把室溫至Tg附近的拉伸稱為“冷拉伸”,在Tg以上的拉伸稱為熱拉伸。在拉伸過程中聚合物發生應力硬化后,將限制聚合物分子的流動,從而阻止了拉伸比的進一步提高。